【勞模寄語】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自古以來,沒有一個人、一個企業的成功是偶然的,奮斗是通往成功的必經之路,有奮斗才會有成功。實現廣新夢、實現興發夢,要有以苦為樂的精神,以不懈的奮斗為社會創造財富,只有將奮斗當作幸福的人,才能獲得個人的成功,從而為社會做貢獻,用奮斗創造新的輝煌。
興發鋁業副總經理兼高級工程師吳錫坤,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勞動模范,在行業深耕近三十載,秉承把“產品質量和研發創新”放在首位的發展理念,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產品的質量保證體系,驅動了鋁型材從建筑行業拓展到交通運輸、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在鋁型材進出口市場,他參與制定了鋁型材行業標準,目前國際市場都在使用這個標準。三十年如一日,他苦練內功強本領,身體力行詮釋硬核勞模精神。????????????
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員工奮發向上,興發鋁業致力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以勞模為標桿,帶動和促進員工共同成長,有效推進技術、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吳錫坤作為勞模工作室帶頭人,充分發揮了先鋒勞動模范的示范作用,通過新平臺、新載體、新模式,培養出一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并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推動力,搭建科學管理平臺,不斷進軍產業發展的新領域,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先行者。
2014年,勞模創新工作室正式創立。吳錫坤以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把控各個細節,通過積極推進成立專家委員會,發揮專家的技術優勢,指導研究產品質量、生產工藝,提供開發研究的技術支持,牽頭建立完善研發管理體系,創設《研發流程管理制度》、《知識產權管理制度》、《技術合同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以研發項目管理為抓手,建立創新文化,優化研發管理制度,強化科技項目的細節管理,形成制度化合作創新機制。
他為工作室開設包括熔煉鑄造、表面處理、節能環保、企業ERP管理、擠壓模具CAD/CAM/CAE技術等創新中心。為了精準把關研究數據,工作室擁有價值約1億元的國內外先進的研發、試驗設備和檢測儀器,重要的科研創新和檢測分析設備均從德國、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進口,包括耐候試驗機、臥式全自動氧化著色生產線、氙燈老化試驗機、意大利立式噴涂生產線、Leica DM IRM倒置式顯微鏡等。
他本人為了這些設備的精選,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他說:“首先要考核設備的系統運行方式、參數輸出、配件質量、環保能耗等綜合性能,必須達標預期的目的和效果;然后產品的品牌信譽度也是硬指標,多次調研和對比分析,獲得最真實的市場使用情況,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匹配產品,容不得一絲馬虎。”此外,技術中心還配備一系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為技術中心的研發工作提供軟件支持和資源保障。
吳錫坤致力吸收多位有創新思想、對本職工作有更高追求的部門同仁加入,他們分別負責各個生產環節的管理、技術創新、基礎研究、工藝研究、節能技改及新產品研發,形成一批高層次、復合型的技術管理人才和富有創新精神、專業技術一流的技術創新團隊。在遴選團隊成員時,吳錫坤對相關部門推薦的人才制定嚴格的選拔指標,組織相關領導對其專業技能進行全面評估,需具備創新變革、果敢分析、團隊協作等能力,同時還需考量其職業素養和道德規范。

創新工作室非常重視人才的培訓。吳錫坤針對性開展的培訓主要有三類:分別是公司內訓、外出培訓以及對外技術交流協作。2017年,公司內部培訓總共進行了10場,2018年進行了13場。內部培訓主要是由有經驗的內部講師給工作室的其他成員講解,主要包括管理提升培訓、技術提升培訓、專利申請類培訓等等。近三年來,創新工作室成員一共外出參加了21場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關于管理和技術的。對外技術交流協作包括每月的市場參觀、以及兄弟公司的交流學習。通過培訓,提升了工作室成員的管理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
在吳錫坤的帶領下,近兩年工作室進一步突破技術壁壘,推進工業信息化融合,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污染和能耗,開發出全新產品,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
節能減排技術
推廣和改進鋁型材用環保節能低溫固化聚酯粉末涂料及涂裝工藝的研發。堅持節能減排技術持續改造,如鋁型材寬溫快速陽極氧化處理技術的開發和進行鋁型材生產綜合節能技術改造、擠壓機變頻節能等,進一步降低能耗與污染排放。提升面向傳統產業綠色制造的納米表面改性技術應用與示范,自清潔納米涂料能提高鋁型材產品涂層綜合性能,而且能代替陽極氧化生產線,減少廢水的產生,尤其是其耐候性,不但能降低鋁型材表面涂料成本,還能降低使用過程中的清潔成本,從而提高了產品檔次與技術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
信息化技術
建立面向復雜鋁型材及模具設計、低碳調度、逆向物流等制造對象的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體系,運用信息技術系統性地整合特種鋁型材多階段(設計、制造、回收)、多層級(戰略、決策和執行)、多維(異構系統)有機融合的數字化綠色制造體系,最終實現復雜鋁型材(特別是工業鋁型材)產業產品與市場、能源與資源的同步可持續發展。
新產品開發
憑借交通運輸產品開發團隊多年交通運輸產品開發的技術基礎,結合高端鋁合金材料研究院創新條件不斷擴大輕量化產品種類,集中精力進行全鋁掛車的研究開發及推廣。進行建筑用鋁合金模板的質量二次開發,改進其綜合性能。深入研究鋁合金型材組合防洪板,大大提高防洪的速度和效率,節省80%以上的人力和泥土砂石,并可多次重復使用。建筑門窗節仍舊以節能環保為主題進行新一輪的開發。優化高性能內旋推拉節能門窗系統與推廣。優化設計,推進節能環保門窗/幕墻系統的改進與再創新。
吳錫坤作為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主編出版《鋁型材加工技術實用手冊》,并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制修了國家標準4項,參與制定《廣東省鋁工業技術路線圖》的工作。
自創新工作室成立起至今,共獲得區級以上科技獎勵31項,其中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二等獎4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一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3項、廣東省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29項、廣東省重點新產品1項。勞模工作室共申請專利343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實用新型專利31項,外觀專利281項。獲得授權專利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23項,外觀專利240項。
其主要成果:在“鋁熔體的純凈化”方面提出了新的精煉方法,使鑄錠的含氫量降低30%;對擠壓車間的3600T機擠壓生產線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改造,使該擠壓生產線的平均產能提高近30%,擠壓產品的成材率提高了10%,為公司創造了近5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承擔了“地鐵剛性懸掛接觸網系統”新材料的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并替代了進口,促進行業革新發展。
吳錫坤是一代代砥礪前行的興發人的縮影,他們只爭朝夕,肩負起企業發展的重擔,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新常態,借助新一輪行業發展契機,不斷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為產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