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廣新要聞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2021-08-05

???? “駐村工作是工作,更是責任。”作為脫貧攻堅的一線參與者以及鄉村振興的基層建設者,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駐廣東清遠英德市浛洸鎮鎮南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鐘錫朝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依靠全體黨員付出努力,需要依靠每個黨員踏實奮斗,讓黨的政策落實到群眾身上,保證共同富裕道路上沒有一個人掉隊。”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廣新集團在結對幫扶的鎮南村開展“每天一杯愛心奶”助學活動


?????? 2016年5月以來,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新集團”)結對幫扶廣東省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紅光村和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浛洸鎮鎮南村,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883.01萬元,通過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發展護航的“組合拳”,讓兩個昔日偏遠的后進窮山村,變身為美麗的先進村。


清遠英德鎮南村:

產業+就業,鼓了錢袋子


?????? 曾因生產與生活條件差、基礎設施落后、村集體經濟薄弱、欠缺發展動力而被認定為省定貧困村的鎮南村,位于英德市浛洸鎮南部,距鎮區3公里,轄55個村小組。廣新集團定點結對幫扶五年后,鎮南村有了“脫胎換骨”的蛻變。


  截至2020年底,全鎮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萬元,曾經的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95萬元,村集體收入超過20萬元,各收入指標相較2016年幫扶前有了三到六倍的不同增長。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鎮南村脫貧戶黃健強在產業項目標準蠶房中作業


?????? 廣新集團數年間累計投入單位自籌幫扶資金1058.06萬元,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一手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居環境;一手因地制宜地規劃出特色產業蠶桑種植養殖,把產業發展和有效就業作為“造血式”扶貧的重要抓手,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


  “鎮南村參與養蠶產業的大多是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有比較強的發展意愿,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借助黨的好政策過上好日子。”廣新集團駐鎮南村第一書記鐘錫朝告訴記者,他們當中有的是因病致貧,有的是因學致貧,“曾經的貧困戶黃健強,家里三個兒子,兩個小的都是先天肢體和智力雙重殘疾,長期需要人照顧。大兒子當時讀初中,黃健強以前在廣州打工,我們工作隊了解到他的情況之后,給他想辦法做工作,幫忙建了蠶房,爭取了桑蠶養殖的補貼政策。”


  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黃健強回到家鄉成為種桑養蠶專業戶,還承包了幾十畝撂荒的土地。這個開荒拓土的“老黃牛”,如今錢袋子鼓了,日子紅火了,他家的大兒子2020年還考進了韶關技師學院。


  英德浛洸一帶,是歷史悠久的桑蠶養殖重地。廣新集團的駐村扶貧工作隊依托這一底蘊,再借助集團下屬企業,打造蠶桑業完整的生態產業鏈及產學研銷的基礎,建立起鎮南村產業扶貧項目現代化蠶桑養殖示范基地,占地6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養殖蠶房和150畝的連片桑園,成為英德市最大的原種繭生產基地,通過專業技術指導及各類相關培訓,帶動鎮南村甚至整個浛洸鎮的農戶們鼓起自己的錢袋子。基地可提供18個固定用工崗位及20個左右的臨時用工崗位,與40多戶農戶簽訂了采購協議,每年工資性收入約172萬元。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紅光村文體廣場成為村民們休閑運動的好去處


肇慶懷集紅光村:

長短結合、種養互補,盤活新生活


???? “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2016年開始,廣新集團在結對幫扶的肇慶市懷集縣橋頭鎮紅光村先后累計投入各類幫扶資金824.95萬元,至2020年11月底,紅光村6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26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583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2萬元以上。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廣新集團投入86萬元為紅光村安裝的250盞太陽能路燈


?????? 當時,面對“出行難,飲水難,灌溉難”的紅光村,廣新集團從整治村居環境入手,補齊鄉村基礎配套設施的短板。針對出行、引水、農田水利灌溉等問題,加裝太陽能路燈,實施村道硬底化,修水渠建集中供水,建設起紅光村新黨群服務中心、廣新文體廣場、衛生站,連在紅光村小學建廁所的短板也被補上,整個村的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提升。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紅光村農戶在大南藥基地上作業


?????? 讓有勞力貧困戶通過勞動增加收入,形成長效可持續發展的穩固脫貧機制,是幫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除利用投資廠房建設、產業基地等獲得相對固定的年收益之外,工作隊有針對性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通過土地流轉5000多畝山地,引進廣東省大南藥林下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發展大南藥產業園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按照“長短結合、種養互補、注重長效”的思路,為長效可持續發展的穩固脫貧機制提供保障。


廣新集團“組合拳”有力幫扶:兩個窮山村齊齊變身為美麗先進村

紅光村愛心助學活動


?????? 實際工作中,紅光村以黨建引領,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新集團駐紅光村扶貧工作隊第一書記莫威秋告訴記者,他們投入70萬元幫扶資金建設的紅光村黨群服務中心,完善了黨員活動室、黨建閱覽室、村務公開欄和室外宣傳欄等設施,加強黨組織生活建設,以“三會一課”“主題活動+黨日”等活動規范黨組織生活,同時積極開展“不忘初心”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到革命教育基地重溫紅色故事,開展“第一書記上黨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等活動,黨建引領,凝心聚力,將組織活動化為攻堅動力。廣新集團2016、2017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肇慶市新時期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先進集體”,第一書記莫威秋連續兩年獲評“先進個人”,駐村扶貧工作隊獲“廣東省2016-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突出貢獻集體”,連續4年考核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