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廣新要聞
廣新集團五一前夕喜獲多項省級以上榮譽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評星定級機制成效顯著
2025-04-30

        “五一”前夕,廣新集團喜訊連連:佛塑科技控股子公司緯達光電研發總監、塑料制品正高級工程師、技師周文賢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廣青科技常務副總經理、鋼鐵冶金高級工程師、廣東省特級技師劉光勇榮獲“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佛塑科技榮獲“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這份亮眼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廣新集團工會歷時五年打造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 “星級工匠”培育體系,截至目前,廣新集團已建起覆蓋新能源新材料、生豬養殖、偏光片及光學膜、醬油釀造等領域的21個工作室。


811bd502785ad2a59f05879075ae576.jpg  

▲佛塑科技周文賢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aabc9d74627f74641ef2058e25fdc56.jpg 

▲廣青科技劉光勇榮獲“廣東省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cb189b7c660b1a23bbc5adb66d873a2.jpg  

▲佛塑科技榮獲“廣東省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金字塔育匠:構建“四級聯審”評分體系

  廣新集團工會將工作室評價機制從技術攻堅的“單點突破”升級為“體系化跨越”,并構建“四級聯審”評分體系確保評星定級科學嚴謹:工作室自評需依據創新成果、技術突破等維度形成自評分值;集團所屬二級企業工會復核認定且對自評材料真實性、數據支撐性進行審核,提出申評建議;廣新集團工會通過實地考察,結合成果轉化效益綜合評定星級復審;集團審定確保星級與戰略導向、創新貢獻高度匹配。


動態機制:能上能下,讓創新“永不停機”

  廣新集團工會建立“年度培育+兩年考核評星”的動態管理體系,2023-2024年推動工作室孵化專利205項,成果轉化大幅提升。

  廣新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工會主席黃家合表示,集團以嚴格的晉升規則倒逼工作室持續進階。工作室想要晉級三星,必須連闖三關,現有星級達標、新級指標全滿足、評分超90分。作為工作室領銜人,周文賢致力偏光片及相關光學膜材料研究,成功推動高耐久偏光片項目逐步實現穩定量產。“獲得全國勞模的榮譽讓我覺得重任在肩。我計劃三年內培養光學膜工程師15名,項目經理5名,產品經理5名,技能人才10名,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周文賢說。


跨界融合:硬科技與暖民生交響

  在鄉村振興領域,由全國勞模劉定發領銜的工作室推出的“數智豬場”將數智養殖管理系統推廣至所有養殖基地,同時建設一個全智能化養殖生產基地和一個智能飼喂生產基地,各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達95%,生豬存活率提升至96%,帶動農戶大幅增收;王先燕工作室用兩年時間攻克家蠶種性退化難題,使“兩廣二號”蠶種綜合經濟性狀穩定提升,生存率提高3%,全繭量提高2%,帶動廣東蠶農增收超千萬元;熊有力工作室積極探索創新模式,將“AI+創意”深度融合,為打造美麗鄉村IP注入強大動力。


6d4570040982d89ea1da8bccffdce50.jpg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吳錫坤帶領團隊開展高性能鋁型材精密擠壓技術研究


  在民生領域,周朝暉工作室成功攻克傳統醬油代謝危害物難題,使“廣式醬油”安全指標躍升至超越歐盟標準水平,為大眾飲食健康筑牢防線;吳錫坤、徐文保、王順成、靳力爭四大工作室組成的“鋁業智造天團”,使新能源汽車超大型結構件良品率有效提高,六大類主導產品均通過碳足跡認證,實現模具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擠壓數字工藝的技術創新,數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孟剛、魏愛英、蔡友華等工作室專注于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其開發的賴氨酸及蘇氨酸高產菌株讓發酵轉化率提升0.3%,每年降低企業動物營養業務成本超6000萬元,同時助力東北玉米深加工產業鏈延伸,實現“一粒玉米釀出十種產品”。


ab8892950b057c6a0cee496c82c158c.jpg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蔡友華帶領團隊年輕成員實驗操作


創新版圖:21顆“匠星”照亮產業未來

  接下來,廣新集團工會將在現有21個工匠版圖基礎上,評出引領戰略突破的三星級工作室,攻堅技術轉化的二星級工作室和激活基層創新的一星級工作室,同步在新申報的9個候選工作室中培育3至5個新的工作室并予以命名授牌,構建起“頭部破局、腰部強鏈、底部蓄能”的三級創新生態。


826fd824e543f2c27bdb6e565f510b1.jpg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尹幫伍在中控室檢測實時數據


  當匠心精神碰撞星級體系,廣新集團職工以“向上突破”的銳氣和“向下扎根”的定力,向新圖強,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與食品健康、數字服務與供應鏈服務戰線上鋪展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