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廣新要聞
重磅喜訊 | 廣新集團連續三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位列418位
2025-07-29

  7月29日,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發布,廣東省廣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新集團”)連續三年上榜,位列418位。


5ec6ca0ae669d247f7b2391eed7a78f.jpg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征程需要硬擔當。廣新集團作為廣東省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近年來聚焦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與食品健康、數字服務與供應鏈服務三大主業,持續鞏固提升制造業當家、國有資本投資、混合所有制和市場化經營、經營國際化等核心優勢,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步伐,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控股了6家上市公司。當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在引領帶動社會資本高質量發展上肩負重要使命,廣新集團堅定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持續做強做優做大主業集群,勇當粵港澳大灣區戰新產業引領者。


廣新集團總部大樓.jpg  

廣新集團總部大樓


向高而攀:推動主業板塊聚鏈成群、集群發展

  廣新集團堅持制造業當家,全面構建“4+4+2”產業布局,著力推動“鎳合金、鋁合金、生物科技與食品健康、數字服務與供應鏈服務”四大支柱產業再上新臺階,推動“電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四大戰新產業形成新優勢,推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兩大未來產業集聚新動能,通過緊抓“一新一舊、一圈一鏈、一進一出”3條主線優化產業布局,既發展戰新產業,也升級傳統產業;既推動鏈主企業“同心圓”式產業橫向擴張,也推動板主企業沿“產業鏈”上下游縱向延伸;既立足功能使命,加大粵港澳大灣區戰新產業布局,也順應市場趨勢,加大國際化出海布局,有效推動了主業板塊集聚集群發展。

  廣新集團成功打造了從鎳鐵、不銹鋼冶煉到壓延、深加工及新能源電池材料的千億級跨國鎳合金產業鏈。旗下廣青科技是廣東省最大不銹鋼生產企業,今年7月2日正式簽約并購浦項制鐵中國不銹鋼業務,業務布局和規模實力顯著提升。在印尼,廣新集團已構建起包括印尼廣青、印尼廣青德、印尼廣青鎳鈷等項目的鎳產業集群,印尼廣青是廣東共建“一帶一路”十大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去年實現營收近人民幣500億元;印尼廣青德去年底建成年產400萬噸熱軋生產線;印尼廣青鎳鈷向鎳產業鏈上游延伸切入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賽道,預計2026年底試產,投產后將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鋁合金產業是廣新集團聚力發展的又一產業集群。所屬上市企業興發鋁業在集團賦能下業績實現了幾十倍級增長,多年保持建筑鋁型材國內市占率第一,近年相繼落地了華東工廠、澳洲工廠、越南工廠等一批重大項目。今年上半年,新并購的40萬噸新疆鋁棒項目順利完成股權交割并表,新投資的48萬噸印尼鋁棒項目也即將開工建設。當前,廣新集團正積極推動產業鏈縱向往上游鋁土礦、電解鋁、氧化鋁、再生鋁等環節延伸,橫向聚焦鋁深加工產業布局,通過內生增長和外延并購“雙管齊下”,全力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鋁產業集群。

  廣新集團新材料板塊近年來加快發展壯大,目前是全球剛性覆銅板行業頭部上市企業生益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近年戰略投資了掩膜版行業頭部上市企業清溢光電,成為其第二大股東;所屬高分子材料上市企業佛塑科技正加快推進收購國內排名前列的新能源電池隔膜企業,進一步打造高分子功能薄膜材料龍頭。依托產業優勢,廣新集團正在積極籌建廣東省新材料產業科技創新應用中心,未來將更好引領帶動新材料產業發展。

  生物科技與食品健康產業正成為廣新集團價值凸顯的重要增長極。2022年所屬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星湖科技與全球生物氨基酸行業龍頭企業伊品生物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目前已躍升為全球排名前三的生物發酵龍頭企業。

  滿懷信心向未來,廣新正謀劃加快推進主業千億級集群“211”行動計劃,即全力打造國內國外2個千億級鎳合金產業集群、1個千億級鋁合金產業集群、1個千億級生物科技與食品健康產業集群;同時培育構建“1+3+X”新興產業百億集群,即高分子材料(100億+)、電子電路材料(300億+)、增長潛力板(X百億)等數百億級新興產業集群。


興發鋁業智能制造生產線.jpg

興發鋁業智能制造生產線


向新而進:推動產業科技融合發展、互促雙強

  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廣新集團突出抓人才、抓主體、抓項目、抓資金、抓機制、抓成果、抓生態“七個抓”,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目前,廣新集團擁有高新技術企業37家、單項冠軍企業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6家,科技型企業利潤貢獻率超90%。

  廣新集團建立重大科技項目庫,與眾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創新聯合體,聚力攻克了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行業共性技術難題,大力推動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如搭建的“柔性復合材料”“新型顯示光學膜”“工業微生物與生物智造”等成果轉化平臺,已經孕育了4家原創技術突破種子企業,在電子信息關鍵技術國產化替代、合成生物關鍵環節重大技術突破等方面產出了多項實質性成果。今年6月,廣新集團所屬企業“優質特色果桑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項目、“高性能銅基合金激光增材制造與復合再制造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目前,廣新集團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17個、省部級科技獎項36個,擁有國家級研發平臺14個、省級研發平臺40個。

  作為制造業當家的企業,廣新集團正加快以數智技術、綠色技術為牽引,推動所屬制造業企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廣新集團創新實施精健組織、精智制造、精益運營“三精驅動”,深入開展數智工廠三年行動,打造了廣青“5G+智慧工廠”、興發精密生產工廠、珠江橋“智慧工廠”等一批“智能工廠”“標桿工廠”,并依托鏈主企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創新與服務平臺”,建設智造共享工廠,賦能千行百業,共建產業生態圈。

  為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廣新集團聚焦前沿技術領域,明確將合成生物和人工智能作為集團重點培育發展的兩大未來產業。2024年成立了廣新生物,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廣新生物首席科學家,加快合成生物學技術攻堅,打造工業微生物源頭創新技術策源地。同時,依托豐富的制造業應用場景,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成功打造“鋁型材模具AI設計”“AI菌種篩選”“靈犀AI營銷平臺”等重點項目。此外,還專門設立廣新創新研究院和廣新基金支持初創企業發展,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助力了清潔能源龍頭企業、合成生物瞪羚企業、新能源鋰電池領先企業、高通量計算領域頭部企業等一批優質企業發展。


緯達光電偏光膜三期生產車間.jpg

緯達光電偏光膜三期生產車間


向海而強:加快骨干企業全球化布局、高質量“出海”

  廣新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將高質量“出海”作為全面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路徑,持續全面提升國際化經營能力,目前海外營收占比達40%。

  東盟是廣新集團制造業出海的“主陣地”。廣新集團近年來積極支持不銹鋼、鋁型材、覆銅板等制造業企業在東盟國家加大布局、配套產能,源自東盟地區的營收已經占到廣新海外營收的86.3%。在印尼,已布局鎳合金三大產業項目和鋁棒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在越南,投資的圣力特鋼是越南北部頭部鋼鐵企業;18萬噸鋁型材生產基地預計今年底投產。在泰國,投資的生益科技和生益電子設立了首個海外覆銅板和印制電路板(PCB)生產基地。

  做強做優生產性服務業,與中國企業攜手開拓國際市場,是廣新集團出海業務的另一大特色。所屬上市企業省廣集團近年來出海業務翻倍增長,助力超2000家中國企業更好融入海外市場和產業鏈,實現本地化發展;與Meta、Google、TikTok等海外媒體構建深度合作關系,獲評Meta大中華區首個創意、媒體代理“雙認證”。

  廣新集團旗下還有絲紡集團、紡織股份、省外貿開發等一批老牌外貿企業。這些企業伴隨著廣東改革開放時代浪潮一路成長,目前正加快通過海外投資設廠、創新合作模式、完善物流體系等方式培育新型外貿新動能,煥發“老國企新活力”。其中,紡織股份肯尼亞工廠在今年上半年已成功投產并實現首單交付,柬埔寨生產基地預計今年三季度投產,助力完善全球生產布局。


印尼廣青德1780mm熱軋帶鋼生產線.png

印尼廣青德1780mm熱軋帶鋼生產線


向陽而生:扛起新時代國企擔當、社會責任

  廣新集團心系“國之大者”“省之重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ESG責任體系,致力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連續兩年榮登《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

  廣新集團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深度參與“千企幫千鎮 萬企興萬村”行動,以企業之力助推縣域經濟發展,連續數年獲得“廣東扶貧濟困紅棉杯金杯獎”。在粵東西北地區,廣新集團投入了13.29億元布局生豬養殖基地,帶動當地農戶家門口就業與經濟發展;在英德、陽春等地,積極推動蠶桑產業轉型升級,每年發種近40萬張、占全省90%,覆蓋全省80%桑園面積,每年收購蠶繭量占全省60%,帶動近百萬蠶農和一批繅絲廠增收致富;在紫金、陽春等地,建設了生態公園、生態廣場,成為地方“綠色名片”。

  廣新集團圍繞“雙碳”目標,率先發布“碳達峰行動方案”,制定“雙碳”“1+1+N”規劃,深入推進節能減污降碳技術改造。所屬不銹鋼、鋁型材、生物科技企業共4家工廠先后被工信部評為“綠色工廠”。截至目前,廣新集團所屬企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完成裝機規模近70MW,2024年實現發電量超6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萬多噸。


廣新集團蠶桑香云紗產業生態農業示范園2.jpg

廣新集團蠶桑香云紗產業生態農業示范園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站在蟬聯《財富》世界500強的新起點上,廣新集團將始終堅持實業立企、制造業當家,堅定沿著產業報國、實業興國之路砥礪前行,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為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更多廣新力量。